环球时报:中非职业教育为当地提供更多机会,推动非洲经济发展
北京,2023年9月4日——每天下午6点,埃塞俄比亚东部工业园区里不同公司的工人加入人群,一起回家。有些人在路上聊天大笑,有些人提着食堂打包的饭菜,所有人看起来都精力充沛,没有疲惫的迹象。
随着过去十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进入非洲,类似的场景在许多非洲国家都能看到,为许多非洲青年创造了就业机会。此外,中国和非洲国家也加深了职业教育合作,以提高当地工人的竞争力。
在最近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访问中,环球时报记者拜访了几所职业教育学院,与年轻人进行了交流,发现他们在中国公司的工作不仅让他们过上了体面的生活,也给他们创造了实现梦想的机会。中国与非洲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合作,不仅极大地激发了非洲青年的梦想,也鼓励了新的市场和产业链的发展,帮助推动和多元化非洲经济。
8月24日,在与南非总统马泰梅拉·西里尔·拉马福萨共同主持中非领导人对话时,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启动了中非人才发展合作规划。该计划旨在每年为职业学院培训500名校长和优秀教师,以及培训1万名具有中文语言和职业技能的技术人员。
中国还将采取更多措施,包括邀请2万名非洲国家政府官员和技术人员参加研讨会和培训,以帮助非洲人才发展,分析人士表示,这将丰富“一带一路”倡议下的中非合作,为双方关系带来更多切实成果。
实现梦想的机会
Guto Abuga George, 29岁,和Newton Milimu,33岁,在肯尼亚的一家中国公司工作。这份工作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生活机会。
George和Milimu生活的社区位于内罗毕东北部,距离乔莫·肯雅塔国际机场17公里,毗邻内罗毕最大的公立医院Mama Lucy Kibaki医院。
这里有理发店、美甲店、家电店、超市、餐馆和服装店,街道上弥漫着炸鱼的香气,孩子们在玩耍嬉笑。社区呈现出热闹的氛围。
George住在社区一栋5层公寓的顶层,有一个大阳台,视野开阔。10平方米的客厅贴着淡黄色的壁纸,紫色的窗帘,还有沙发、电视和书架。George10个月大的女儿睡在旁边的卧室,房间干净、安全、舒适。
George的公寓有自来水和电,在当地算是上等,他的收入不仅能支付家庭日常开支,还能存些积蓄。George没有透露在中资公司的具体收入,但他目前的租金是每月120美元。根据肯尼亚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0年1月肯尼亚的平均月薪为128.3美元。
George最初在一家当地公司工作了三年,之后在2021年转到现在的中资公司,负责设备操作和维护。“在中资公司不仅收入更高,也可以提高我的专业技能,”George告诉环球时报。
“如果我工作上出错了,没有人会责怪我。领导和同事会找到方法教我如何改进。他们在培养我,”George说,他很快掌握了先进技术,学会了系统工作,梦想也开始成形。
他希望在35到40岁之间创办自己的公司,将从中资公司获得的知识传授给当地人,共同努力帮助肯尼亚和其他非洲国家发展。
离George家几分钟路程就是Milimu一家人住的公寓楼,他们住在顶层。Milimu告诉环球时报,他的家庭以前非常贫困,但当家人生病时,公司会支付医药费。在中国同事的影响下,他开始制定财务计划,生活逐渐改善。
平时工作时间是“上午8点到下午5点”,但加班他并不介意,因为“工作越多,钱越多”。 “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Milimu笑着说。
Milimu还没有去过中国,但除了与中国同事和朋友交流外,他还喜欢在线阅读关于中国的新闻。他对中国出现的新技术如移动支付着迷。内罗毕-蒙巴萨标准轨道铁路建成后,他立即去体验,并描述乘车“舒适”、“方便”。
Milimu和George有同样的梦想。Milimu说,在中资公司工作更像是一个学习过程,他掌握了先进技术,积累了实际经验。他计划在40岁前创办一家工程机械公司,让更多非洲青年参与中非合作,改变他们的生活和国家命运。
村里的骄傲
George和Milimu的故事在非洲并非个例。在许多非洲青年眼中,在中资公司工作不仅意味着稳定的高收入,也代表着充满无限可能的光明未来。中国航空技术国际控股有限公司(CATIC)发起和组织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非洲技能挑战赛(ATC),就像一把打开通往未来的钥匙,参赛获胜的人都可以成为George和Milimu。
参赛者可以在比赛过程中提高技能,大多数人比赛后可以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和稳定的收入。优秀者甚至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在中国学习,并有机会被中国公司聘用。
CATIC职业教育部高级项目经理黄旭晨说,为造福更多非洲青年,ATC参赛国家正在不断扩大。到目前为止,来自10个非洲国家的1292名参赛者接受了ATC技能培训并进入比赛,其中18人获得CATIC资助到中国学习。
29岁的肯尼亚人Kiplagat Kenneth就是“幸运儿”之一。5月8日,Kenneth和其他6名同伴从遥远的非洲来到杭州的浙江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他们将在这里学习三年半。完成智能制造专业学习后,他将成为一名工程师。
Kenneth的家乡是肯尼亚北部一个以“长跑之乡”而著称的小镇埃尔多雷特,距离首都内罗毕约35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