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部杭州为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做准备

北京,2023年9月22日— 来自人民日报的报道:东部沿海省份浙江省会杭州市正在为即将于9月23日至10月8日在该市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做准备,力争使其成为亚洲历史上首届碳中和亚运会。

杭州决心举办一届“绿色、智慧、经济、伦理”的亚运会,已安排本届亚运会所有的65个赛场和办公设施从今年3月到12月全部使用绿色电力。

该市已经完成了本届亚运会621百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交易,通过特高压电网将数千里外可再生能源电站生产的电力输送到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各个赛场。

位于中国西北部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甘肃省嘉峪关市、华北黄土高原等丝绸之路沿线地区的光伏发电项目,以及新疆哈密市等地的风力发电项目都为本届亚运会贡献了绿色电力。

此外,浙江省境内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和近海风电项目生产的绿色电力也汇聚到国家电网,与丝绸之路沿线各地的风力和太阳能一起照亮杭州2022年亚运会的各个设施。

值得注意的是,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一个光伏发电项目中的单晶双面光伏组件每天可以发2.2千瓦时电。

这2.2千瓦时电力经过我国的西电东送工程输送到杭州后,就可以为杭州奥体中心群主体育场馆体育馆的一个节能灯提供220小时的照明用电。

电动汽车有望在杭州亚运会期间形成绿色出行新风尚。

据可靠消息源透露,国家电网杭州供电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杭州亚运会赛场充电桩的全覆盖,并在杭州萧山区、滨江区及周边地区等杭州亚运会重点区域建设绿色出行服务体系。

该公司还力争通过在萧山区杭州亚运会遗址配建我国首个新能源汽车无线充电站和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建设充电站,使杭州亚运会相关区域实现1公里充电圈。

该公司在杭州已建成充电站102座、充电桩2024个,全力服务杭州亚运会期间的绿色出行。

绿色低碳理念巧妙融入杭州亚运会赛场的设计和运营。杭州奥体中心群的场馆中,一个集游泳馆和体育馆于一体的蝴蝶形场馆因其新颖外形和环保设计而备受关注。

该场馆安装了210根光管,通过顶部天窗使室外自然光线扩散到室内,取代了荧光灯照明。这种光管无闪烁、环保节能,使用寿命长达25年,可调光调亮,更重要的是每年可节约10万千瓦时电量。

杭州2022年亚运会赛艇水上中心的屋顶约2.4万平方米种植了石竹、万寿菊、月季等绿色植物,与周边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这些植物不仅将整个场馆的绿化率提高到45%,还具有固碳释氧、隔热减排雨等生态效益。

位于绍兴柯桥区的杭州亚运会阳山运动攀岩中心改造自一座废弃矿山,打造成国际级比赛场地和青少年攀岩基地。

该场馆采用半开放设计,运动员和观众在比赛中可以欣赏矿山原始风貌。

杭州萧山区国际博览中心总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将承办杭州亚运会壁球比赛、训练和接待酒店。

为减少源头废弃物产生,该中心原每年产生各类废弃物4000吨,现引入智能垃圾分类系统,对场馆区和酒店区的废弃物进行实时统计分析并及时无害化处理,大幅降低废弃物产生。

“绿色”是杭州亚运会组委会的基本理念,“零废弃”被视为“绿色”亚运会的重要一环。所谓“零废弃”,不仅指不产生固体废物,更在于持续推进源头减量和循环利用,尽可能降低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零废弃”理念贯穿杭州亚运会各项准备工作。56个比赛场馆中只新建12个,其余44个改造场馆和临建场馆大规模采用装配式建筑和可回收再利用材料。

例如,杭州亚运会壁球场的玻璃墙和观众席等设施拆除后可整体运输,并捐赠给相关行业推广壁球运动。

在住宿、餐饮等多个方面,杭州亚运会也力求减少源头废弃物的产生,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