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Google CEO Eric Schmidt将在2025 WAIC炉边谈话中亮相

(SeaPRwire) –   上海,2025年7月31日 —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前Google首席执行官Eric Schmidt与前Microsoft执行副总裁Harry Shum进行了一场深入的炉边谈话,重点讨论了全球人工智能治理的挑战和前景。

Harry Shum首先邀请Schmidt分享他对中国当前人工智能发展状况的看法。Schmidt指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中最紧迫的挑战不是获取模型,而是缺乏关于“谁来定义使用边界”的共识。他强调,技术扩散的核心矛盾在于确定在哪里设置护栏。随着先进系统的迅速普及,无论是开源还是闭源,建立可执行的安全机制迫切需要国际协调。

在讨论美中人工智能合作的前景时,Schmidt表示,合作必须建立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对于人工智能控制的武器、自我复制或自主学习等高风险问题,他认为,需要的不仅仅是停止开发,而是就如何确保人类保留最终控制权进行对话。这些议题需要深入的相互交流,而不是单方面的决定。

当Shum请他分享作为长期开放创新实践者的观点,如何在技术开放和扩散之间取得平衡时,Schmidt指出,许多领先的中国模型都采用开放权重和开源方法。虽然开放的生态系统加速了协作创新,但他承认,它们也使系统更容易被滥用,因为发布时设置的限制可能会被有意或无意地删除。尽管如此,Schmidt仍然主张不要放弃开放,而是建议需要全球合作来完善保护机制。他进一步观察到,尽管国际人工智能交流日益频繁,但一个根本性的缺陷仍然是缺乏可执行的保障措施。从长远来看,他认为应该对人工智能进行培训,从根本上避免有害行为,理想情况下,通过“对齐”技术来灌输人类价值观,从而使模型本身不具备违反这些价值观的能力。

在反思国家之间的竞争与合作时,Schmidt回忆起他在任职期间Google、Microsoft和Apple之间激烈的竞争,认为这种动态推动了生态系统的进步——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他强调,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两个经济体,美国和中国应该在人工智能治理问题上进行合作,在维护全球稳定、防止战争和确保人类控制这些强大工具方面拥有共同利益。

对话最后触及了人工智能治理的伦理基础,呼应了Schmidt与Henry Kissinger和Craig Mundie合著的《Genesi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ope, and the Human Spirit》一书中提出的核心思想。它强调,如果没有共同的道德框架,人类可能会失去对技术发展轨迹的控制。

来源:WAIC 2025

本文由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SeaPRwire (https://www.seaprwire.com/)对此不作任何保证或陈述。

分类: 头条新闻,日常新闻

SeaPRwire为公司和机构提供全球新闻稿发布,覆盖超过6,500个媒体库、86,000名编辑和记者,以及350万以上终端桌面和手机App。SeaPRwire支持英、日、德、韩、法、俄、印尼、马来、越南、中文等多种语言新闻稿发布。

联系人:Ms. Zhu, 电话: 86-10-630745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