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世界需要合作、信任和交流,而不是解耦,全球精英在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说

北京,2023年9月21日——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周三在中国西南部四川省成都表示,“世界需要中国和全球合作”。这是在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上说的。

在21世纪,世界正面临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避免气候变化、保护自然、疫情后经济增长等挑战……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通过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中国开展更多合作。“我们需要在21世纪开展更多而非更少的合作。”他呼吁所有利益相关方“共同抵制所有关于脱钩的愚蠢言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同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提出了全球文明共生倡议。

在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习近平强调,在当今世界日益紧密相连的背景下,不同文明的宽容、共存、交流互鉴对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使世界文明之花绽放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周三,成都举办首届金熊猫国际文化论坛,以“文明和谐:多样性、平等与包容性”为主题,推动文化交流和互鉴。

对话与交流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看来,从西安威尼斯的丝绸之路历史,穿过巴格达、撒马尔罕、帕尔米拉、尼尼微或巴尔干等数十个历史名城,展现了伟大文明的交融与互鉴。

这证明了“东西方文化对话、富有成果的交流和相互尊重自始至终存在,并产生了人类所拥有的最杰出成就之一。”她说,全球文明共生倡议“反映了这样的视角”,“加强了中国在推动文明对话、增进文化多样性和建设和谐世界方面的领导作用,为我们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案”。

在当今国家命运日益紧密相连的世界,不同文明的共存与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促进世界和平的重要动力。埃及前外长纳比尔·法希米在“通过文化交流促进世界和平”演讲中表示,在现代世界,理解他人思想同样重要的是理解他人思维方式背后的原因。

中国著名雕塑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了一系列以中外文化对话为主题的雕塑作品。

《跨时代的对话》由两尊青铜雕塑组成,描绘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莱昂纳多·达芬奇(1452-1519)与现代中国艺术家齐白石(1864-1957)进行某种假想的超越时间和地理距离的对话,象征中意两国之间的文化与艺术交流。

他说,“它们像两棵扎根于人类文明沃土的参天大树,枝叶不同,互生共荣,构成文明互补的景观。”

孔子与苏格拉底的雕塑立于希腊雅典的阿哥拉广场。孔子温文尔雅,躬身致敬,传递古老东方国度的友谊和大同世界的宏愿,与倡导美善统一的苏格拉底开启了轴心时代的对话。

为了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在数十年保护下,大熊猫数量不断增长,如今世界各地的人们可以看到更多大熊猫。泰国前总理阿比西四川考察大熊猫后,将动物与人类进行类比,质疑我们能携手拯救大熊猫免于灭绝,为何不能携手重建信任,实现和平与共同繁荣。

伊琳娜说,“艺术是一种普世语言,文化使我们团结一致。”

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能通过共同的情感和世界观把不同文明和人民联系在一起。中国香港导演制片人唐季礼表示,电影不仅让中国人了解外面的世界,也让中国故事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中国明星的努力下走向世界舞台。

不同种族和语言的艺术家在论坛上发起了金熊猫倡议,为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而努力;共同创作反映共同价值观的艺术纪念碑;成为文化交流与互鉴的友好大使;持续释放文化遗产与创新的青春能量。

周三晚间,阿根廷演员纳韦尔·佩雷斯·比斯卡亚特凭借在战争剧情片《波斯语课》中的吉尔斯一角获得首届金熊猫奖最佳男演员奖。

西班牙女演员佩内洛普·克鲁兹凭借西班牙剧情片《平行母亲》中一个母亲的角色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该片讲述两个母亲在同一天生产后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联结的故事。

讲述一个孩子眼中的二战最后阶段故事的喜剧剧情片《乔乔兔》获得最佳电影奖。

描绘20世纪初美国所面临挑战的美剧《1923》第一季获得最佳电视剧奖。

中美合拍的记录片《奇迹熊猫》讲述两国大熊猫计划,获得最佳纪录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