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新安江保护合作创新凸显中国跨区域生态治理新途径
北京,2023年9月4日— 在向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要通过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在各个方面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种中国式现代化,既包括巨大人口的现代化、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现代化,也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以及和平发展的现代化。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系统的事业,也是一个探索性的事业。正是通过这个框架,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感人的故事和远见卓识的规划,来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进程。
在本期节目中,我们沿着新安江的流域进行追踪,这条河流流经中国东部的安徽省和浙江省,是中国发展最为先进的地区,也面临着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困境。通过协作与创新的方式,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得以建立,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提供了一个模式。
新安江发源于黄山,在海拔1629.8米的地方开始蜿蜒流淌,全长300多公里,穿行在优美的山川之间,最终汇入浙江省淳安县,在汇入钱塘江之前形成千岛湖。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早期新安江上游流域因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而遭受生态退化。工业污染、生活垃圾和农业排放急剧增加,导致水质年年下降。
曾经清澈的河水成为两岸居民忧虑的源头。共同依赖这条母亲河的安徽人和浙江人意识到必须携手保护母亲河的紧迫性。
在新时代,重大流域关键突破与协同治理的关系已经成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从理论创新到实践探索不断推进。
“要像爱护双眼,像对生命般珍惜生态环境”,习近平强调,“鸡蛋里挑骨头”、“杀鸡取卵”的发展方式走到尽头了,未来属于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态文明发展。
作为中国第一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新安江流域生态治理为跨区域生态机制,尤其是面临工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困境的地方政府,提供了新的途径。
从试点到典范,从财政补偿到产业合作,从协同治理到互利发展,浙江与安徽不断创新跨省生态补偿机制,逐步走出一条互利共赢的道路。
探索新路径
千岛湖以山清水秀、群岛点缀的优美景色而著称,这里的湖光山色宛如人间天堂,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游玩,也成为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但过去这里并非如此。当时黄山市正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一些废水和垃圾通过新安江流入千岛湖,导致局部地区水质下降,蓝藻泛滥,对鱼类生存构成威胁。
新安江流域如何应对突出的污染问题?2011年,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保护千岛湖优质水资源的重大意义,指出浙江和安徽要考虑大局,治理污染要向源头治理,要走互利共赢的道路。
“新安江流域是中国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的先行者”,杭州市淳安县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吴志旭说。他透露,新安江上游安徽段对千岛湖的总入湖流量贡献超过60%,对湖泊水质至关重要。
2012年,浙江省和安徽省启动全国首个跨省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建立了“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得到补偿”的补偿标准体系。
协议规定,只要安徽省实现省界水质达标,浙江省下游就每年补偿安徽1亿元人民币;如果水质达不到标准,则安徽省要向浙江省支付同等数额的补偿金。
在实施过程中,随着上下游交流日益频繁,浙江安徽学习借鉴治理经验,逐步形成联合规划、水质监测、垃圾清理、执法应急、多方交流的协同工作格局。
通过两省共同努力,历时十多年的三期试点,中央和两省政府共计拿出57亿元的生态补偿资金。
淳安县累计获得生态环境保护补助资金75亿元,带动生态环境保护投入112亿元;通过绿色金融专项激励,引导绿色转型项目31个,投资额45.2亿元。
如今,新安江流域治理水平整体提升,千岛湖水质稳定优良,其水源被评为首批“中国好水源”,成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和建设示范区等荣誉的获得者。
不仅如此,浙江安徽从单一资金补偿,向多元探索拓展,生态补偿机制激发地方经济结构转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潜力逐步显现。
比如,在农业领域,浙江淳安九垟镇与安徽歙县黄田镇签署协议,合作培养茶叶人才,提升茶叶品牌影响力;在旅游领域,安徽黄山市屯溪区与浙江淳安县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黄山旅游目的地;在环保领域,安徽黄山市与浙江淳安县在污水处理等方面开展合作……